聖保羅 ─ 集思講座

__寫於 2018/8/16______
7月22日那天,里約下起了雨,我匆忙坐上飛機飛離漸漸被雨籠罩的上帝之城,趕往聖保羅,參加僑教中心主辦的集思講座,分享我在大社區的生活實錄。

這場講座對我個人而言的意義很不一樣,聽眾群的特殊性讓我私認為是個不小的挑戰。
以往辦講座的對象多是對巴西並不熟悉但充滿憧憬的台灣年輕人,這次在聖保羅的聽眾則是旅外年資比我更長的華僑前輩。

我必須坦承,一方面我並不認同歲數年資長短等於認識程度的深淺,但另一方面當被問到來巴西多久,我的兩年對上他們的四十年,就足以讓我啞口閉嘴。

才來兩年、沒有被偷被搶過、還進貧民窟不知搞什麼東西…這些標籤在我身上,我就是個有膽沒腦的小女生。

在六月先訪認識打乒乓球的一些前輩時,其中就有一個阿伯不諱言直接指著我說:「妳無知!」

這我知道,我知道在這裡生活很久的大多數前輩們如何不喜巴西人、如何懼怕貧民窟,要我開講座分享我的觀點給他們?這不是自己討戰?
我膽戰心驚地準備講座內容,來回與支持我的親友們討論如何應對可能會遇上的嚴厲批判。

講座一小時多,我拿著麥克風,我講話、他們聽,從社區概況、志工服務、募款計畫、幫派生成、警察暴行⋯等,我把我能記起、能提到的儘量說,只希望能被相信:大社區不是你們總聽說的那個一靠近就被搶被擄被殺的可怕鬼地方,大社區是家的集合體,裡面住的是努力生存的人們。

投影片畢,輪到問答時間,曾指責過我的阿伯首先發言,他說六月時他直指了我無知,可經過這個講座,他必須趕緊把這句話收回。「我們在巴西生活了這麼久,從來都沒有進過貧民窟、沒認識過所謂的貧民窟裡面原來是這個樣子。」
一聽到首位發言這麼說,我擔心會被砲轟的緊張情緒漸漸鬆懈下來。

講座現場的人數不多,但仍有批判聲浪,認為我過於學術派太理想、過於年輕不懂巴西;但我幸運能得到更多的是感謝與讚賞,由我的介紹讓他們終於認識以往從未知道的大社區真面目。

儘管我來的目的便是說服聽眾跟我用同個角度去看貧民窟,但真正得到了正面回應與支持,仍是讓我感到不可思議。

這是我不敢預料的成功。
除了為大社區說故事,也為我自己說故事:我不是什麼都不懂而進貧民窟,而是看了聽了知道了太多,才決定要用我自己的力量做些什麼。

Add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