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市 ─ 巴拉圭青商會邀約
我在 2014 年就到過 Foz 福斯市旅行,看過世界大的伊瓜蘇大瀑布、走訪有趣的鳥園、逛過那一條市區大街、遠眺三國邊界。
在這裡,巴西與巴拉圭、阿根廷皆只有一河之隔。
多年後,藉由巴拉圭青商會的講座邀請,我再次飛抵國界邊緣,並坐上了他們的車跨過友誼橋,進入巴拉圭東方市。
如果要我打個比方,福斯市與東方市就像是台北市與新北市之近,過了橋就到,雙方市民也經常互通往來,到彼岸就學或就業;只是這兩市分屬兩國,不同語言、不同貨幣、不同人種、不同生活與文化。

我從里約飛到福斯市、過橋到東方市,住進的居然是名為「里約」的飯店,讓我覺得很好笑。飯店裡有很多里約熱帶風景的裝飾,包含我房間裡有一面牆是科帕卡巴納海灘壁紙。
當日下午,過橋之路如往常般擁擠堵塞,邊界海關鮮少攔車抽查,我連出境章、入境章都免了。(台灣護照目前進巴拉圭市免簽;兩國居民之間也是免簽)
生活在邊界的大家,包含台灣移民們,都是葡西語雙通。
作為自由免稅區的東方市,也為了做生意方便,三幣皆通。巴拉圭瓜拉尼、巴西黑奧、美金都可使用,在貿易買貨上多以美金,當地小販則多用瓜拉尼,但如有需求皆可換算計價並找錢。
東方市市區的部分稱為橋頭(也有人稱整個東方市為橋頭市),多數華人皆集中住於此區,上班做生意也在此、亞洲商店跟餐廳也都在此,形成一個「小台灣」。
第一天晚餐,青商會的幹部們請吃台菜。
所謂「台菜」的意思,居然是排骨酥、鹹酥雞、蔥抓餅都能作為一道菜,還有涼拌海蜇、筍絲滷腿庫、三杯杏鮑菇等,果然跟中菜做出區隔。
他們很不好意思地說這台菜口味可能不太道地,我回說這比巴西好太多太多了。他們再問說我最喜歡哪一道,我說大概是炒油菜吧,太久沒吃這種簡單的炒菜了。
(巴西的葉菜類多是沙拉,蔬果則多是根莖類,要吃到弄熱的葉子真的很難)
到訪巴拉圭東方市的第三天,終於到了重頭戲的部分,講座安排在巴西福斯市的渡假村內,橋頭的台灣朋友們帶著全家大小,開車過橋來個兩天一夜的小旅行,吃完豐盛晚餐後聽我開講。
其實關於重頭戲,我能描述的事情不太多,想說的東西都在講座裡說完了,內容分為三段,包含 (1) 為什麼會選擇巴西、(2) 如何步入最大貧民窟,以及這次特別準備的新內容:(3) 我那比我更勇敢的爸媽。
因著現場許多商會朋友都是為人父母,我談了我的「勇闖不是魯莽」,而是做足功課的勇敢、贏得信任的支持。
我的爸媽在我每次要去做很勇敢的事情時,都跟我站在同一陣線、一起溝通學習、一起面對外界質疑。他們選擇相信我、選擇放飛。
我覺得他們是「牽掛但不擔憂」,但這些選擇的背後可能有不捨、驚恐、猶疑等,都不是我看得到的;我能知道的就是,他們比我更勇敢多了!
於此,感謝當天參與講座的朋友們,感謝你們費時費心聽我說故事。希望我的分享能帶給你們一些甚麼,一些想法、 思考、感受,都是我期許自己繼續說故事的意義。